活動紀實

【講座活動】2022年獲獎者頒獎餐會暨 2023年獎助學金申請說明會

2023年3月7日是「2022年獲獎者頒獎餐會暨 2023年獎助學金申請說明會」,我們邀請到校長、師長們與貴賓共襄盛舉,本校大家長李蔡彥校長也為我們進行精彩的開幕分享,更顯出本校對於南島研究的重視。本講座辦公室戮力於成為臺灣原住民族及南島文化間交流橋樑,並為國際南島語言與文化研究提供平台。本辦公室鼓勵優秀海內外學生雙向交流,培育南島研究人才,做出具前瞻性的研究。

本次頒獎典禮邀請了2022年四位研究獎助生進行個別分享田野地的相關資料,透過實地的踏查經驗簡報,讓師長與貴賓彷彿身歷其近的感受與體會在地的研究場域,一起認識研究所帶來的成果與愉悅。

首先分享的第一位獎助生是「國立政治大學土政環境規劃碩士生高仲凱同學」,分享的題目是「伊富高梯田地區的土地經濟研究 - 以Nagacadan地區為例」。研究者分享到一開始在進行研究的動機是期望發現南島民族在國家治理下的共通處,以及Nagacadan地區與自身泰雅族爺亨部落的相似之處。從背景調查發現Nagacadan地區在400多年前發展大型社會和農業系統,以水稻為主要作物,發展出相應的祭儀,且梯田建設於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由此可見農業在Nagacadan地區與爺亨部落同為重要。在研究者的分享也發現當地透過將在地變成活的博物館,讓人可以邊走邊認識在地的生態,例如梯田、田間豐富的作物等,產生有別於傳統農產業的經濟型態,進而也帶動周圍的其他產,像是在地的交通工具支撐了農產運輸管道,讓貨品可以順利的運送到市集、雜貨店等。但隨著氣候變遷,當地居民也遇到一些挑戰,生產用水減少,需要思考新的解決方案。

第二位獎助生是「美國康乃爾大學人類學系博士候選人 梁瑜同學」,分享的題目是「墾殖正義: 和解政治中的國族建構與原住民性」。研究者分享到原住民轉型正義的背景和三個層面有關,1.交織於複數歷史Histories與外來性Futurity2.多重殖民軌跡與層層交疊的受難經驗3.與事實主權Sovereignty與國族焦慮之間的關係有關;透過研究調查了解幾種要素與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關係,分別是促轉、族群委員、原住民運動倡議者等切入探討,為轉型正義帶出不同的視角。

第三位獎助生是「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博物館研究所 楊紹紘同學」,分享的題目是「巴布亞紐幾內亞國家博物館與美術館暨新愛爾蘭島民族學文物調查計畫」。研究者分享到一開始想了解國家博物館、美術館的歷史發展與民族學展示、蒐藏等,研究成果分為四個層面,分別是博物館組織、館藏歷史、當代議題、新愛爾蘭館藏,從中發現兩個層面的關聯與研究標的有所影響,首先是複雜的國內政治,像是文物盜賣、二戰文物歸屬等,再來是糾葛的涉外關係,像是與澳洲的關係,這兩個層面都影響了館內的運作與呈現,藉由不同方向來認識博物館與美術館,提供了多元視角。

第四位獎助生是「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博士候選人 楊曉珞同學」,分享的題目是「支配性作物與儀式的當代轉化—菲律賓伊富高人現代性建置的傳統參與」。研究者在田野過程中想了解在快速變遷的社會過程中,要如何以文化作為基底的韌性去維繫族群或群體?什麼叫做回歸傳統,這又與文化實踐的關聯性為何?如何以傳統建置族群的現代性。其中有分享到,現在雖然不是每一個當地的儀式都會舉行,但在幾個與農作物有關的重要步驟仍會進行,例如:插秧前後、收穫的前後。研究過程中可由三個層面來了解,分別是人、領域、主權;從人的角度來看,有家族、家屋、性別角色、親屬關係、社會階序,從領域的角度來看,會有維持家族、社群、族群邊界的方式,或是儀式標誌領域與權利、權力,從主權的層次來看,會有強調群體存在,維繫族群認同的角度、會有社群主體性、自主治理等。藉由作物與儀式來看當代與過去的交疊於族人的影響,帶來更豐富的視角與研究成果。

獲獎者研究的足跡遍佈新幾內亞、帛琉、菲律賓到台灣,研究的主題包含了土地經濟、國際外交、宗教儀式、轉型正義與文化資產。透過實地的踏查經驗分享,讓師長與貴賓彷彿身歷其境地感受到了南島語族的獨特山海文化。最後本講座辦公室陳怡萱執行長亦和與會大眾更進一步地說明本講座的申請辦法,現場參與貴賓提問踴躍。

政大的南島研究講座是目前國內少數針對南島研究所設置的獎助學金,本講座辦公室期許去年的這五位獲獎者成為南島研究的種子,未來南島講座辦公室也將持續串連與台灣原住民有共通點的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國家,期待與南島語族攜手為地球的永續發展努力。

全體大合照
李蔡彥校長與獲獎人高仲凱合照
李蔡彥校長與獲獎人梁瑜合照
李蔡彥校長與獲獎人楊紹紘合照
李蔡彥校長與獲獎人楊曉珞合照
李蔡彥校長致詞
本講座辦公室陳怡萱執行長說明獎助申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