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紀實

【2023論壇回顧】場次四-地方產業與民族發展

島嶼善治:當代太平洋原住民族知識與社區發展

🟣場次四-地方產業與民族發展 回顧🪄

中文撰寫人:民族二 洪立庭同學

經歷了前幾位講者們精彩的演講與討論,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第四場次,我們非常榮幸能邀請到 Lawa Iwan 、Kawena Elkington、Kenley Kenneth三位深耕於不同領域的講者,同時也非常期待講者、與談人、觀眾之間能產生的討論與火花!

Lawa Iwan以「紐西蘭的毛利語文學出版狀況」為研究主題,開頭她不僅追本溯源的概述了紐西蘭毛利文學的發展沿革,更點出了毛利語文學存在的重要性,毛利文學的存續與紐西蘭毛利原住民文化權益、語言保存等議題息息相關,毛利語出版品不僅是語言的存續,更能藉由語言傳達背後的文化意義,是毛利文化保存的重要媒介,並且出版品能夠藉由語言和文化的堆疊,喚起大眾對於毛利社群的興趣與理解,對於促進族群溝通、文化平權有非常重要的功能。但就現況來看,即使紐國已於1987年通過了毛利語言專法,也在經過數年努力的推動後增設了毛利語小學,但出版界考量到成本與市場,因此依然對毛利文學持保留態度,也讓毛利文學出版本的市占率面臨挑戰。

隨後講者簡介了幾個近年來推動紐西蘭毛利語文學出版的出版社以及計畫,強調巴布亞紐幾內亞主權的「Huit出版社」不僅協助出版許多毛利語作品,更積極地與當地教育部合作,甚至舉辦文學獎並協助得獎作品出版等,對推展毛利語出版上市功不可沒;而近幾年推行的「BOOK PROJECT:一百本書計畫」則以希望重拾毛利語本身的韻律為宗旨,竭力尋求專業編輯和專業翻譯者的協助,目前毛利語版本的《哈利波特系列》已售出超過五千本,目前仍然持續進步當中。

最後講者點出幾個有關毛利語出版品面臨的發展問題,並做出展望。在後殖民的時代,毛利人開始以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對於文化平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資金、市場喜好、大眾沒有建立閱讀習慣等問題依舊存在,但依然值得展望將毛利語出版品擴及至非毛利人社群,也相信毛利出版品最終將會與主流出版品並駕齊驅,期望毛利語出版品能夠繼續提升市場的文化豐富度,並貫徹「用自己的語言說自己的故事」的核心精神。

而瑪諾阿大學的博士候選人Kawena Elkington則以「揭露夏威夷環境暴力作為發表主題,內容追溯了夏威夷的殖民與軍事歷史,並綜合整理該歷史背景與環境暴力的關聯性,最後提出如何有效應對夏威夷環境暴力的個人看法。

她以夏威夷當地招呼語「Aloha」作為開頭,Aloha一詞在夏威夷的傳統中象徵著對土地的深刻之愛,亦是與土地一同保持健康的承諾,此一概念不僅表露出作者對於社會環境的期許以及連結傳統智慧與當代環境的能量,更與後續講者提及的夏威夷環境暴力史相互襯托。

講者首先提供了夏威夷環境暴力的背景資訊,美國於1882年之後頻繁的在夏威夷土地上活動並積極拓植,轉變的農業耕作方式也改變了土地的樣貌,當時便出現了零星的反對聲浪,如夏威夷蔗農反對美國土地協議的抗爭等,但因當時返資本注意、殖民主義的氛圍相當濃厚,導致夏威夷本土領袖遭到暗殺,反殖民主義從此積弱不振。之後歐洲中心主義便取代了夏威夷當地政權,延續至今。

接著講者闡述題旨,認為夏威夷每天都承受著「緩慢的暴力」,所謂「緩慢暴力」(Slow violence)是指緩慢且難以察覺的暴力,由許多不同層面慢慢疊加,因為其不可見性而為社會帶來許多挑戰,如家庭暴力、無家可歸等。而夏威夷於二戰期間以及後續大量發展的軍事產業與軍事基地為當地帶了非常嚴重的衝擊,綜合殖民歷史更讓整個夏威夷沉浸在緩慢的暴力當中。

在演講的最後講者期許夏威夷能夠結合民間與政府的力量,致力於去軍事化,也非常期待夏威夷的環境韌性能夠提升。

第五場最後一位發表人Kenley Kenneth則以「帛琉氣候變遷與資本主義」為題進行演講,以經濟發展、環境發展的角度切入,剖析大洋洲島國以及帛琉的氣候變遷和環境發展。

講者起初先闡述了大洋洲島國的發展潛能很大,目前已經取得經濟協議權、漁業協議權、並成立海洋保育中心以確保漁撈不會造成環境傷害等,而帛琉更在海洋保育方面績效卓越,擁有海洋經濟發展特區,有非常多法律勇於規範漁撈,不僅維護環境,也能確保當地社群的權益。

隨後講者介紹了幾個重要概念,其中因為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越來越高漲,但並不會完全反對資本主義。因此「氣候資本主義」與「災害資本主義」的概念逐漸受到重視,不僅人們越來越在意政府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更重要的一點是,這兩個概念提倡人們在遇到災害時同時也獲得許多轉變的機會。

講者舉出幾個例子說明氣候變遷與大洋洲區域發展的關連性,例如考量到氣候變遷,帛琉的經濟層面逐漸轉向,更有許多小型企業家開始發展,進一步的影響到教育制度與教育媒材的轉向。而氣候變遷造成的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等影響,也對於當地人的生存產生威脅。

最後講者對大洋洲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做出回應與期許,期盼更多企業意識到自己的社會責任,也期待大洋洲地區在面對氣候變前展現出強大的韌性與發展潛力。

在第四場次的結尾,我們邀請到與談人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的董事長 Syaman Lamuran 夏曼.藍波安回饋,身為蘭嶼達悟族人並積極推廣文化與權益,他希望也能推動達悟語的線上出版品,很欣慰能有毛利語的出版發展能提供借鑑;後續他利用自身在蘭嶼成長並推動環境與文化保育的經驗給予回應,提及蘭嶼也曾經是軍事基地,至今也面臨著核廢料存放、海洋保育等問題,也同樣得面對來自政府、觀光化的挑戰,並且深入的剖析蘭嶼當地的衝擊、資本主義對環境保育造成的危機等,讓觀眾能夠更全面的綜合思考講者們點出的種種議題,並與自身成長的土地進行更多層面的聯想。